梅雨按其類型可分為典型梅雨和二度梅雨。典型梅雨,一般出現于6月上旬到7月上旬,出梅以后,即進入盛夏,此時雨量顯著減少、濕度下降、溫度升高、多酷熱天氣。典型梅雨長約20-24天,雨量約為1000毫米,異常多梅年如1954年為常年雨量的3倍。二度梅雨,它的主要天氣特征與典型梅雨相同,不同的是梅雨期較長,出梅后,主要雨帶不是北躍,而是南退,以后雨帶如再次北躍,就會出現典型梅雨,因而在一年中可能出現兩段梅雨,這就是“二度梅雨”。
梅雨期的長短及雨量的多寡,對于我國江淮流域的農業(yè)生產及整個國民經濟均有很大影響。例如,1954、1998年的梅雨季節(jié)異常持久,梅雨期長達50余天,漢口的最高水位超過多年平均4米多,江淮流域出現嚴重水災;1958年梅雨非常不明顯(空梅)造成江淮流域嚴重干旱。
東亞海陸地形及下墊面不均勻狀況是梅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我國東部雨帶位置與5-8月副高脊線逐漸向北移動的趨勢相一致。5月下旬,副高脊線在17 oN附近,雨帶在南嶺附近;6月中下旬副高脊線北進至20 oN以北,雨帶亦由南嶺北進至長江流域,此時,強大而潮濕的西南季風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江淮流域對峙,造成長江中游持續(xù)降雨,從而形成梅雨(此時,降水過程頻繁,雨量大,日照時數少,高濕多云,風力較小,雨量約占全年雨量的50%,成為世界同緯度雨量最多的地區(qū)之一。)7月中旬副高脊線北躍到27 oN以北,雨帶北進至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出梅并進入盛夏。
梅雨明顯的年際變化和東亞季風的年際變異性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若夏季風在長江中下游停留時間過長,冷暖空氣在湖北上空穩(wěn)定對峙,便會引起暴雨洪澇災害的發(fā)生。1954年夏季風的長江中下游早來晚走,梅雨期長達55天,從而造成了湖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98年湖北省氣候異常,大部地區(qū)降水持續(xù)偏多,區(qū)域性暴雨過程和暴雨日數多于常年,暴雨集中且強度大,造成長江流域出現了繼1954年后的第二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