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風效應(又稱藤原效應)是指二個臺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huán)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旋轉中心與位置依兩個臺風相對質量及臺風環(huán)流之強度來決定。旋轉時正常一個走得快些,另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也可能合二為一。這個現象,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實驗中首先觀測到的,所以也稱藤原現象。
效應成因
藤原效應源于日本氣象學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渦旋實驗及觀測。他發(fā)現兩個距離很近的氣旋性渦旋會受到對方的影響,互相沿著兩者中心所形成的軸線心,呈氣旋性方向移動。兩個渦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趨勢。雖然雙臺風效應的定義是兩股熱帶氣旋繞著共同中心旋轉,但是,雙臺風效應卻可以是千變萬化,并不一定是兩股熱帶氣旋繞著共同中心旋轉: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熱帶氣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動方向,或兩股熱帶氣旋互相排開,或一個跟隨一個移動,甚至它們之間不發(fā)生雙臺風效應。因此,每當兩股熱帶氣旋互相靠近時,預測熱帶氣旋的路徑往往會變得十分困難。雙臺風效應這個名詞可謂是亞洲區(qū)域對熱帶氣旋相互作用獨有的稱謂。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則被稱為“齒輪氣旋”(pinwheel cyclone)。
多臺風現象
1983 臺風艾貝(8305)熱帶風暴班恩(8306)熱帶風暴嘉曼(8307)
1985臺風派特(8512)熱帶風暴露比(8513)臺風斯凱普(8514)
2006 強熱帶風暴“瑪利亞”(0607)超強臺風“桑美”(0608)強熱帶風暴“寶霞”(0609)
2010 強熱帶風暴“獅子山”(1006)強臺風“圓規(guī)(1007)熱帶風暴”南川“(1008)
2011 強臺風”納沙“(1117)熱帶風暴”海棠“(1118)強臺風”尼格(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