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_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_一级毛片免费完整国语视频_欧洲亚洲无码电影

今天是
歡迎您的到來!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氣預報 北京 上海 廣州 福州 重慶 西安 南寧 深圳
中國天氣網(wǎng) > 專題 > 天氣災害大事件

莫拉克何以造成如此大的災害?

【字體:   2011-08-22 16:49:02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

1.概述

2009年第8號臺風“莫拉克(Morakot)”8月4日凌晨在太平洋西北洋面上生成后,強度不斷加強,路徑復雜多變,先后襲擊了我國東南部多個省市,臺灣、福建和浙江等地區(qū)以及周邊海域的陣風有12~15級,臺灣臺東縣蘭嶼的風力達17級以上。臺灣南部遭遇了50多年來最強的一次降水天氣過程,全島過程雨量普遍達500~1500mm,其中嘉義縣阿里山的總雨量達3000mm。如此強的罕見特大暴雨導致臺灣中南部地區(qū)洪水、泥石流等災害泛濫,造成極其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臺風登陸期間恰逢天文大潮,福建、浙江等地的沿海地區(qū)風大浪高,潮位高漲,多個縣市的海堤均出現(xiàn)險情。以上區(qū)域還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福建東北部和浙江東南部的累積雨量達500~800mm,浙江泰順縣九峰鄉(xiāng)的過程雨量超過1200mm。

莫拉克何以造成如此大的災害?
莫拉克臺風給臺灣南部重帶來特大暴雨,泥石流肆虐,不少房舍身陷泥流之中

2.莫拉克臺風的活動特點

2.1路徑復雜、移向多變

臺風“莫拉克”在臺灣以東洋面曾出現(xiàn)打轉、南折、西行、90°北折等復雜路徑,在登陸臺灣前突然發(fā)生90°西折,進入臺灣海峽后改為90°北折,登陸福建前又突然大幅度西折,登陸福建后沿偏北方向緩慢移動并入海。先后經(jīng)歷了西北-偏西-偏北-登陸后偏西-穿過臺灣海峽后偏北行等五個階段。路徑復雜、移向多變。

2.2移速變化大、中途停滯時間長

臺風“莫拉克”移速經(jīng)歷了由慢變快,再由快減慢的過程。從生成至到達臺灣近海的40多個小時內,移速基本在10~15km/h之間,然后在臺灣東部近海停留了12小時后才登陸花蓮。“莫拉克”登陸臺灣后9小時橫穿臺灣中部,移動速度減慢到5km/h,在臺灣海峽滯留了31小時后才登陸福建,其在臺灣東部近海和臺灣海峽滯留時間之長為歷史少有。臺風“莫拉克”二次登陸后進入浙江北部,移動速度又從5km/h增大到10km/h,直至進入黃海消失。

2.3臺風強度強、維持時間長

臺風“莫拉克”從4日02時編報為熱帶風暴,5日14時發(fā)展為臺風,7日23時強度達鼎盛期,中心氣壓955hPa,10級風圈半徑維持在100~120km,中心最大風速40m/s持續(xù)了43個小時。第一次登陸臺灣島至第二次登陸福建時,中心最大風速基本保持在38-33m/s。以往兩次登陸型臺風一般是登陸前強度減弱,進入臺灣海峽后重新發(fā)展,強度增強。而臺風“莫拉克”是登陸前后強度基本維持不變,所以給臺灣島造成了重創(chuàng)。

2.4云團不對稱性明顯,尺度范圍大、雨量強、破壞力大

臺風“莫拉克”生成后,隨著其強度的不斷加強,范圍不斷擴大,7級風圈半徑從100km發(fā)展至最強時的500km。強降雨區(qū)主要出現(xiàn)在其移動路徑的南到東南一側,呈現(xiàn)出典型的非對稱分布。莫拉克臺風移動速度緩慢帶來超乎想像的驚人雨量,8月6~10日5天之內臺灣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過了1000mm,很多地方還超過2000mm,臺灣在此次風災中的遇難人數(shù)估計已超過500人,造成7000多人無家可歸,財產(chǎn)損失逾新臺幣500億元,臺風“莫拉克”是造成臺灣50年來最重損失的臺風。

3.災害成因分析

3.1環(huán)流條件分析

分析臺風移動路經(jīng)的著眼點要放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和西風帶槽脊的位置和強度變化上。當4日“莫拉克”編報為0908號熱帶風暴時,500hPa西北太平洋副高主體穩(wěn)定在150°E度附近,“莫拉克”位于副高西側,受西北西方向氣流引導,向西北方向移動。隨后,黃海上空弱脊東移,副高加強,從塊狀逐漸演變成東西向帶狀形勢,“莫拉克”便從副高西側調整為副高南側,受偏東氣流引導,臺風“莫拉克”轉為偏西行,移動速度加快,維持在15~20km/h左右。7日上午開始,渤海上空小槽東移,副高強度減弱,逐漸東退,副高引導氣流偏西分量減弱,偏北分量加強;與此同時,西太平洋上同時存在三個熱帶氣旋,除了臺風“莫拉克”之外,還同時存在0907熱帶風暴“天鵝”以及0909“艾濤”(見圖1)。由于三個熱帶氣旋相互作用的效應,臺風“莫拉克”的引導氣流變得越來越弱,越來越不清楚,加之臺灣島地形的阻擋作用,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使得臺風“莫拉克”移動方向復雜多變,移速極其緩慢。隨著0909“艾濤”向西北移動,副高東退,“莫拉克”主要受自身內力的作用向偏北方向移動。9日20時,河套地區(qū)淺槽東移,“莫拉克”受槽前西南氣流影響轉向北東北,直至11日20時在黃海消失??梢?,高空的引導氣流偏弱以及洋面上存在三臺風相互牽制的效應是臺風“莫拉克”移動速度緩慢、路徑復雜多變的主要原因。

3.2水汽條件分析

充足的水汽輸送是臺風強度增強的一個重要原因,水汽輸送通過影響臺風的熱力結構來影響臺風強度,水汽凝結、潛熱釋放是臺風獲得能量維持的重要條件。登陸前,在水平方向上臺風“莫拉克”的南部一直維持著水汽通量的大值中心,西南季風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潛熱能源,同時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從海洋上輸送大量水汽,使得臺風強度維持,移速緩慢;在垂直方向上,暖洋面為水汽向上輸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積云對流釋放出大量的潛熱形成臺風暖心,為臺風提供主要能量來源。登陸后,雖然臺風“莫拉克”在垂直方向上的水汽來源消失,但在對流層低層仍不斷從海洋濕空氣中獲得水汽補充。從8月6日開始臺風“莫拉克”中心的東部和南部維持著一條弧狀強水汽通量輻合帶,長軸呈西南-東北向。臺風“莫拉克”期間水汽通量極值之大,維持時間之長,實屬歷史罕見。與此同時,臺風“莫拉克”出現(xiàn)了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配置,導致東南側出現(xiàn)強烈的垂直上升運動,加之的充沛水汽輸送,使得云系在這一側強烈發(fā)展,并產(chǎn)生暴雨,為臺風“莫拉克”的加強和維持及臺灣南部的強降水提供了不穩(wěn)定能量,這也是臺灣南部發(fā)生“八八水災”的主要原因。


圖10907、0908、0909三個臺風(熱帶風暴)的活動路徑及日期

3.3衛(wèi)星云圖分析

8月6日08時(見圖2a)臺風“莫拉克”中心位于臺灣省東北部,臺風中心東南部有條寬廣的熱帶水汽羽,伸入臺風環(huán)流中。8月7日08時(見圖2b)臺風靠近臺灣島,熱帶輻合帶云系十分活躍,強盛的熱帶水汽羽依然從臺風東南側輸入到臺風中心,此現(xiàn)象一直維持到8月8日(見圖2c)。8月9日(見圖2d),臺風再次登陸北上,南部的水汽羽范圍和強度有所減弱,但仍然維持。臺風“莫拉克”在移動過程中,其強對流云系在臺風中心南側維持,而其西側和北側對流云相對較弱。強對流云系分布與強降水區(qū)一致,可見降水強度和落區(qū)的非對稱分布是由云系的非對稱結構直接導致的,這也是臺灣南部發(fā)生罕見水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2 2009年8月6-9日衛(wèi)星水汽云圖

3.4臺灣山脈地形對暴雨增幅的作用

臺灣的山脈對臺風“莫拉克”的暴雨增幅作用非常明顯。臺風“莫拉克”登陸前,臺灣中央山脈以西地區(qū),普遍有偏西強風,使得在暴風圈內的臺灣,加上迎風坡效應形成的地形雨,降雨更為猛烈。“莫拉克”臺風在島內滯留期間,長時間維持12級風力,受中央山脈地形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了“北部風強,南部雨大”的局面。臺風進入臺灣海峽后,“莫拉克”的強度雖有所減弱,但是臺灣的地形雨和臺風本身的暴風雨疊加卻更為猛烈。據(jù)統(tǒng)計,8月6~10日5天之內臺灣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過了1000mm,很多地方還超過2000mm,在阿里山降下了3004.5mm、屏東縣三地門鄉(xiāng)2908.5mm、高雄縣桃源鄉(xiāng)2820mm的雨量,相當于當?shù)爻D暌荒甓嗟慕涤炅?,使臺灣遭受了250年一遇的洪災。長時間持續(xù)強降雨,在臺灣島內造成了大量的泥石流、堰塞湖、崩塌、滑坡、山洪等山地災害。這些災害不僅直接造成嚴重損失,還堵斷了進入災區(qū)的道路,嚴重阻礙了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的進入,極大地增大了救援難度,嚴重延緩了救援進度,進一步加重了災害。

4.小結

(1)臺風“莫拉克”臺風具有移速緩慢,影響范圍廣,強度強,維持時間長,移動路徑復雜多變,兩次登陸的特點。

(2)臺風“莫拉克”移動速度緩慢主要因為副高引導氣流弱以及洋面上存在三臺風相互牽制的效應。

(3)長時間充足的水汽輸送、高層強輻散、低層強輻合的高低空環(huán)流配置形勢是臺風“莫拉克”長時間維持,并造成臺南暴雨的主要原因。

(4)衛(wèi)星云圖上臺風“莫拉克”中心東南部始終維持較強的熱帶水汽羽,給臺南及閩北浙南帶來大暴雨。

(5)臺灣中央山脈產(chǎn)生的地形雨也是導至臺南暴雨的重要原因。

 

編輯:劉曉晶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
收藏此頁】 【打印

每日調查更多

您最關注最需要的氣象服務

我有話說

氣象服務

氣象服務熱線
撥打400-6000-121進行氣象服務咨詢、建議、合作與投訴
天氣預報電話查詢
撥打12121或96121進行天氣預報查詢
手機查詢
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登陸中國天氣WAP版查看各地天氣資訊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人員招聘-網(wǎng)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wǎng)站地圖-版權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lián)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 授權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