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甘肅、青海震感明顯,局部地區(qū)震感強烈,地震已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未來震區(qū)天氣如何?低溫將持續(xù)多久?震后不同人群該如何應對低溫天氣?中國天氣網氣象專家一一解答。
一問:未來十天震區(qū)天氣如何?低溫將持續(xù)多久?
根據蘭州中心氣象臺監(jiān)測,未來十天,積石山縣冷空氣活動較弱,天氣將以晴或多云為主。
盡管沒有降水過程,但需警惕低溫影響。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本周積石山縣持續(xù)低溫,最高氣溫在0℃左右,最低氣溫普遍在零下10℃至零下14℃,全天體感都十分寒冷。不過24日以后,受暖脊影響,當地氣溫將會有所回升,最高氣溫將升至5℃,最低氣溫也可能升至零下5℃左右。
二問:低溫對救援現場等環(huán)境有何影響?
今年12月以來(12月1日至18日),甘肅臨夏州平均氣溫-3.3℃,較常年同期偏高0.5℃;降水量2.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6%。歷史上,當地12月和1月的氣象災害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近日,積石山縣雨雪不多,道路結冰現象并不嚴重。
胡嘯特別提醒,持續(xù)低溫環(huán)境下,尤其是夜間最低氣溫不足零下10℃,體感尤為寒冷,預計當地所需援助物資主要是保暖衣帽、安置帳篷和食品、飲用水等。
三問:震后低溫,不同人群該如何應對?
積石山縣地震后,低溫將持續(xù)一周左右,不論是震區(qū)人員,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搭建帳篷,注意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選擇地勢相對平坦、干燥向陽的地方搭建,如條件許可,帳篷內鋪設防水布。
胡嘯提醒,震區(qū)人員如果還處于被困狀態(tài),可以就近利用衣服、被子等具有保暖效果的物品護體,保持冷靜,等待救援;被救出的震區(qū)人員,及時穿好御寒衣物,轉移到安置區(qū);參與傷員轉移、電力搶修等的一線救援人員,除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還需攜帶照明設備、應急食品等,注意自身安全。
此外,當地公眾還需做好震后防疫,注意飲水、飲食安全,盡量飲用救援人員提供的礦泉水,如果條件不具備,從臨時水源取回的水也應通過煮沸等方法進行消毒后再飲用,不食用已腐爛變質的食品。
四問:常年積石山縣是否為地震多發(fā)區(qū)?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的專家研究分析結果顯示,甘肅積石山縣6.2級地震位于甘東南地區(qū),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震源機制為逆沖型破裂。根據歷史地震、地震序列衰減特征、地震前兆資料綜合會商結果初步判斷,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減基本正常。截至19日4時,此次地震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余震9次。
甘東南活動構造區(qū)位于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一個重要組成區(qū)域。受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長期擠壓作用,該區(qū)構造活動強烈,發(fā)育著東昆侖斷裂、西秦嶺北緣斷裂、臨潭—宕昌斷裂、光蓋山—迭山斷裂、迭部—白龍江斷裂、塔藏斷裂、岷江斷裂、雪山斷裂、虎牙斷裂等多條深大斷裂。
1900年以來,甘肅積石山縣6.2級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發(fā)生6級以上地震共有3次,均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從歷史監(jiān)測數據可以看出,積石山縣發(fā)生強烈地震次數并不算多。
胡嘯提醒,積石山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當地山區(qū)眾多,具有降水較少、晝夜溫差較大等特征。震區(qū)地質條件脆弱,山地土質松散,震區(qū)人員和救援人員需注意防范崩塌、滑坡等次生災害。